扫描以上二维码,关注文物网,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。
记住密码
早期酒具:青铜冰鉴 早期酒具:青铜冰鉴 在没有冰箱、没有空调、没有电扇的几千年里,古人是如何熬过漫漫的长夏? 青铜冰鉴是我国战国时代就已发明的“原始冰箱”。青铜冰鉴1977年出土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中,由铜鉴、铜缶组合而成,缶套置于鉴内。冰鉴的工作原理,是依靠装在鉴内的缶四周的冰块,使缶中的酒降温的。 中国古代,人们喜欢温酒,温酒不伤脾胃;夏季时也嗜喝冷酒,冷酒可以避...
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深衣 《虢国夫人游春图》中虢国夫人着袒胸装 酒泉丁家闸魏晋时期壁画墓中穿裙子的采桑女 敦煌石窟第329窟壁画中的唐代女性画像 近几天来,上海地铁二运官网发的一条“上海地铁请女乘客自重”的微博,引发了人们对夏日女性究竟该如何着装以及着“暴露装”到底是不是容易招致“性骚扰”等话题的热议...
在古代,暑天主要靠扇子来纳凉,古人称她为“摇风”、又叫“凉友”。宋代开始流行一种瓷枕,定窑出的最有名了。瓷枕的枕面上釉,脑袋枕着睡觉当然凉快极了。瓷枕的形状与品种也是多种多样,如孩儿枕,塑一小儿头枕双臂,俯卧床榻,憨态可掬。另一种青白童子荷叶枕,枕面做成翻卷的荷叶,设计奇巧。当然,瓷枕两侧还刻上诗句:“半窗千里月,一枕五更风”...
夏日炎炎,古人没有电扇和空调,何以消烦暑?可从文人的避暑诗中窥见一二。 古人避暑,首选临水的亭台桥畔。宋代诗人杨万里在《暑热游荷花池》中写道:“细草摇头忽报依,披襟拦得一西风;荷花入暮犹愁热,低面深藏碧伞中。”把盛夏的炎热与乘凉的快意写得栩栩如生。宋代陆游的《桥南纳凉》诗云:“携杖来追柳外凉,画桥南畔倚胡床。月明船笛参差起,风定池莲自在香。”孟浩然...
饮子 到了隋唐,饮料比以前讲究多了,出现了类似深受今人推崇的保健饮料,时人把这种饮料称为“饮子”。 “饮子”系用果品或草药熬制而成,解渴的同时,还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。饮子很受隋唐消费者的欢迎,当时长安街头“饮子店”很多,和今街头冷饮店一样,生意兴隆,有的饮子店还可以先喝后付钱。 五代人王仁裕的《玉堂闲话》中,就提...
长安西市图(局部,谢振瓯绘,现藏中国美术馆) ▲清末街头卖艺的孩子 近日,湖北武汉成立“城管武装部”,让城管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。 在中国古代,城管还真跟“武装”有关,执法比现在更严,也有法可依…… 1。中国“城管”何时出现?战国时已有“监市”,...
古人画中,一男子露出肩部,斜躺在类似凉椅的家具上。图片来源于网络 炎炎夏日,没有风扇、没有空调,真不知道该如何才能度过这个夏天了。电视剧《甄嬛传》里,到了夏天,下人会在一个大瓷缸中放进碎冰块,放置在主人房间中,以此降温。电视剧《雍正王朝》中也有同样的情节。 其实,这还真不是编剧胡编乱造。参考各种历史资料,除了打赤膊,如何才能度夏,古人也是花了不少心思的。 防暑利器一:静坐、赤膊、开裆 人们...
盛夏,我吃着冰镇西瓜,闲读唐诗宋词,其中不乏反映古代文人避暑过夏的诗词,诗词中可以看出文人避暑都很低碳,取自于自然,不耗电,不花钱,读来令人向往。古代文人避暑,一般都到大自然中去,大自然是最佳的避暑场所,从诗词中可见一斑。 盛夏,我吃着冰镇西瓜,闲读唐诗宋词,其中不乏反映古代文人避暑过夏的诗词,诗词中可以看出文人避暑都很低碳,取自于自然,不耗电,不花钱,读来令人向往。 古代文人避暑,一般都到大...
凤柱斝 凤柱斝铸于商代晚期,原器通高41厘米,口径19.5厘米,重2.9公斤,1973年出土于陕西省岐山县贺家村西周墓中,现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。 同墓葬出土青铜器共35件,凤柱斝是其中最为精美的。该斝侈口,口沿立双柱,三个三棱锥足,器底略向外鼓,两柱顶端各置一圆雕高冠的凤鸟。鸟作站立状,冠耸立,圆目鼓睛,正在举目远眺,那娇美健壮的身躯和姿态,寓意着生命的活力,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和艺术造型...
自唐开科取士以来,考中进士才有官做,而进士的录取率很低。据统计,中国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,共录取10万余名进士,平均每年录取进士76人。杜佑在《通典·选举六》说:“开元时每年录取的进士,在一百人上下。”据《文献通考》:“玄宗时期每年录取的进士平均不到二十七人。”能考中进士的,大致相当于现在各省高考前三名。被录取进士的人,自然不为吃穿发愁,...
环境污染是中国当今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。其实,中国古人很早就有“环保治国”理念,那么,古代有现代这样专门的环保机构吗?有的。从记载来看,世界上最早的“环境保护部”就诞生在中国。 古代管环保的部门,名称自然不叫“环保部”。据清黄本骥编纂《历代职官表》,中国古代早期的环保部叫“虞”。“虞R...
新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》7月1日开始实施,“常回家看看”被写入法律,子女今后不常回家看望或者问候父母将构成违法。那么,在“百善孝为先”的中国古代,又是如何解决养老这一问题的呢—— 在夏朝,不孝老人判重罪,直至处以死刑。对不赡养老人,殴打辱骂老人,不给老人吃饱穿暖,老人生病如不给医治,不细心照料,都在不孝之列,要受到处罚。依据不...
掇石,也称“制子石”“武功石”。石上皆标有重量,主要考臂力,以重量多少定名次,并刻有科举吉语。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分为文科举和武科举两类。反映文科举的书籍及影视作品众多,人们对此并不陌生,但武科举如何选拔人才?测试臂力的“举重”又在武科举中占据怎样的位置? 清朝掇石用来测试考生臂力 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内,几块中部挖空、方方...
民以食为天,打击毒假食品,不独为当下热门话题,古代政府不仅重视,而且创造的经验也值得借鉴。 周代是中国最早向有毒食品宣战的王朝。那时的食品交易主要是以直接采摘、捕捞为主的初级农产品,而且囿于技术落后及交通不便,食品安全事件似乎也不多,但也存在因采摘的食品不成熟而导致食物中毒的事件发生,所以,周代对“农产品成熟度”十分关注,对此也出台了相关规定。 周代: 严禁未成熟果...
西周玉勒子 西玛手串 战国海蓝胎蜻蜓眼项链 六眼天珠 战国玛瑙项链 在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的当今社会,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高,而艺术化的生活方式可以使人得到心灵的愉悦,为现代人提供一种精神上的享受。于是乎艺术品的鉴赏、收藏、投资成为人们热衷的一个选项。而古代珠宝玉器是最近几年来稳步增值的一个热门种类,因为它们既可以欣赏、把玩、佩戴,又可以作为投资增值的理财产品。 中国的文化从...
官方微信
官方微博